盘锦河蟹,体型短粗而厚重,背壳色深,多黑色或铁青色。腹白(稻田蟹有划痕),腿短,螯足多毛,仿佛戴着黑色毛手套。从大眼幼体到扣蟹,经过数次脱壳,蜕变为成蟹。成蟹争勇好斗,丢螯卸足也毫不退缩。 [1]
湿地河蟹是盘锦河蟹中的上品,盘锦最具代表性的河蟹为纯正“溜达蟹”,湿地生长,完全野生,湿地内天然饵料丰富,河蟹吃小鱼小虾、水草、微生物等,每年9月开始黄满膏肥,湿地河蟹不仅个大肉肥,野味十足,有盘锦地区独特的盐碱地味道,味道鲜美,蟹香纯正,唇齿留香。 [4]
2007年04月23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盘锦河蟹”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盘锦河蟹官名中华绒螯蟹,又名螃蟹、毛蟹。个体较大,经济价值较高,是一项重要的水产资源,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为水产中的上品。据分析,每100克可食部分中,蛋白质含量为16%,脂肪5.5%,碳水化合物7%,维生素A600国际单位,均高于一般水产品。 [3]盘锦河蟹 盘锦河蟹属于高等甲壳动物,在动物分类上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爬行亚目、短尾族、方蟹科、弓腿亚科、绒毛蟹属。盘锦河蟹的主要特征是体近圆形,头胸甲扁平,宽略大于长。幼蟹阶段背甲少花斑,体青黑色,腹部银白色。成蟹时,体背青黑或黄黑,腹部白色。额齿4枚,中间两齿尖锐,其“V”字形夹角为小于或等于90°的锐角或直角,第四侧齿较长江蟹细小,第二步足长节末端未达眼眶线。步足刚毛细长,致密,淡棕色或黄色。蒸煮后头胸甲常呈现深红色。
盘锦河蟹为洄游性的甲壳类动物。秋季性成熟的河蟹自内河湖泊爬向大海,在咸淡水交界处产卵,至翌年春末夏初卵孵化发育成大眼幼体(俗称蟹苗),再溯江、河而上,进入湖泊、草荡等水域生长育肥,从而形成了一年一度的夏季蟹苗汛和秋季成蟹捕捞汛。 [3]
盘锦河蟹品种包括稻田河蟹、河套河蟹、湿地河蟹。 [4]
1.真正盘锦河蟹的颜色黑而亮,尤其是河蟹的眼睛,其他地区的河蟹壳均为“土黄色”,盘锦河蟹的脐子大多为发黄或者发黑的颜色,因为它长在稻田地里,趴在土上脐子和爪子会看上去很脏,其他河蟹脐子和爪子都是非常干净的,一点黑色或者黄色的都没有,这样的螃蟹大都是在水库或者比较开阔的水域饲养。
2.看河蟹腿毛,盘锦河蟹的腿毛长短适中,颜色深褐色,除次颜色,均为假盘锦河蟹。
3.螃蟹盖子上面的马蹄子印记清晰可见。
4.拿到鼻子前闻一下,盘锦河蟹有盐碱水的味道,盐碱水的味道类似与泥土的香气,这是由辽河冲击平原的地态所决定。 [5]
辽宁省盘锦市位于九河下稍,河海交界处,地理条件非常适合养殖河蟹。 [3]
辽宁省盘锦市的大洼县和盘山县被称为“蟹都”,是中国河蟹最大的产地之一。盘锦河蟹的生长特点是在海水里生,淡水里长。在盘锦广阔的渤海辽东湾,充足的海水使河蟹得以“生”。同时,内陆充足的淡水资源和丰茂的水草,又使河蟹得以“长”。盘锦市境内苇塘数百万亩连片,有中小河流20多条,条条与渤海相通,使河蟹“生和长”的回游畅通无阻。 [4]盘锦河蟹 20世纪60年代,盘锦市曾流传“棒打獐子瓢舀鱼,螃蟹爬到饭锅里”。
20世纪70年代,随着工农业开发,盘锦河蟹天然洄游通道堵塞,野生河蟹资源锐减。
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盘锦市倾力研究开发河蟹种苗繁育与繁殖技术,经过二十多年不断实践,河蟹种苗孵化和养殖技术取得突破。 [6]
2015年,盘锦市河蟹养殖面积达160万亩,占中国12.8%、辽宁省86%;河蟹产量6.8万吨,占中国12.9%、辽宁省93.2%;产值40亿元,占中国8.8%、辽宁省95%;蟹种产量1.55万吨,占中国55.6%。全市养蟹万亩乡(镇)18个,养蟹10亩以上农户2.86万户,从业人员达12.8万余人。出口总量2480吨,出口额1500万美元,突破1亿元人民币,实现历史新突破。 [7]
2016年,盘锦河蟹产量7万吨,产值40亿元。
2017年,盘锦河蟹养殖面积已达160万亩,产量7.2万吨,产值42亿元,仅河蟹一项全市农业人口人均纯收入达3000元。 [8]盘锦河蟹 2007年04月23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盘锦河蟹”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1-2]
盘锦河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辽宁省盘锦市人民政府《关于申请盘锦河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函》(盘政[2006]47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辽宁省盘锦市现辖行政区域。 [1-2]
(一)种源
辽河水系的中华绒螯蟹。
(二)养殖条件
养殖水环境符合GB11607—1989《渔业水质标准》的要求,养殖池塘的土质符合国家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土壤中有机质含量10至20克/千克,全氮含量0.5至1.5克/千克,全磷含量在0.2至0.8克/千克,全钾含量在0.1至0.4克/千克,pH值在7.5至8.6,含盐量在1‰至4‰。
(三)亲本
繁殖用亲蟹体质健壮,活力强,附肢齐全,无伤病;雌蟹体重在90克/只以上,雄蟹体重110克/只以上。 (四)苗种
规格整齐、体质健壮、反应敏捷、体表光滑、附肢齐全、无寄生虫。用于扣蟹培育的大眼幼体,必须是由盘锦境内具有河蟹种苗生产许可的专业场家用土池自然生态法培育出来的蟹苗,整个培育过程中不使用抗生素和国家规定的其他禁用药品,规格15至30万只/千克;用于成蟹养殖的扣蟹,规格80至200尾/千克。
(五)成蟹养殖
1.清塘消毒:3月下旬用生石灰(用量为200千克/公顷)或漂白粉(用量为20至30毫克/升)对塘底消毒。
2.扣蟹投放:4月上、中旬放养扣蟹。每公顷投放扣蟹不超过6000只,同时可搭配滤食性鱼类如鲢、鳙等。
3.饲喂:以水生天然饵料为主,搭配豆粕、玉米等植物性饲料或配合饲料。
4.水质调节:定期用生石灰调节水质,杀灭病菌并保持水质指标稳定。水深0.1至2米,透明度≤30厘米,DO(溶解氧)≥4毫克/升,pH值控制在7.5至8.6。
5.捕捞时间:不低于140天。9月中旬以后捕捞。
6.产品规格:雄蟹≥110克/只,雌蟹≥80克/只。
(六)质量特色
1.感观指标:
(1)口味:具有鲜、香、爽、肥的独特口味。
(2)活力与体色:体质健康,生命力强,多呈黑褐色或深灰色。
(3)规格与体型:体型肥硕,头胸甲相对较厚,肉质致密,甲壳坚硬,有光泽。蟹黄酱紫色或豆沙色,脂膏呈乳白色。
2.理化指标:
(1)雄蟹:粗蛋白≥16%、粗脂肪≥9%、肥满度≥0.58克/立方厘米、性腺占体重百分比≥2.5%。
(2)雌蟹:粗蛋白≥17%、粗脂肪≥11%、肥满度≥0.50克/立方厘米,性腺占体重百分比≥6.5%。 [1-2]
盘锦河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盘锦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 [1-2]
传说是李世民征东的时候,被围在海城。大刀王君可率军救驾,傍晚赶到了辽河上游三岔河。那时候是初冬季节,河上有冰不能渡船,可是冰又冻不结实人马不得踏河而过。这把王君可急得做起梦来,梦中一老人飘然而至,告诉他:可以渡河了。梦中惊醒之后,探马果然来报河上架起一座桥。待得三军过桥之后,王君可回身一望,不由得惊出一身冷汗:原来那座桥居然是里三层外三层的河蟹搭起来的。据说河蟹背上的硬盖,原来本是光溜溜的,就是因为架桥渡军被马蹄踩过才留有一个马蹄印。
传说的另一个结尾是可能有密集恐惧症的王君可被那密密麻麻的河蟹吓得坠马而亡,可见螃蟹多了人也是招架不住的。
螃蟹最早大概记载于《易经》:“离为蟹,外刚而内柔。”所以有人说你“内柔外刚”,千万别沾沾自喜。齐白石曾画过一幅蟹图,自题“常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